【八萬四千法門,我該選擇什麼法門?】

 


「八萬四千法門,我該選擇什麼法門?」這是問題,不是答案!

這得先回歸到當初選擇信仰佛教的初心

對我而言,佛教的「究竟解脫」「跳脫生死輪迴」的生死觀,才是吸引我的地方,如果單純希望求得人世間的財祿功名、感情健康的順遂,天上有八萬四千尊神明讓你去祈求,也有相對應的道術讓你心安,何必求佛?


佛教常聽到的主要宗派,不外乎以禪宗、淨土宗、密宗,以及天台宗、華嚴宗...等為主,教義與主修經典各有不同

當然佛說「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煩惱執著不能證得」,但你真要能修成佛果,這條路有多漫長?

這不是只靠「信心」就能成就的!


阿姜曼」是泰國九大聖僧之一,據說已證得阿羅漢果,在其修行的紀錄中,可以看到

阿姜曼也講到在過去久遠的前生曾發過類似的誓願 —— 他的情形,是一個想要成佛的神聖誓願。跟阿姜索一樣,他也是因精進的禪思使他想起了前生的願,以及這個根本的執著反而讓他不願在今生為解脫涅槃而奮鬥。就在阿姜曼開始修持頭陀行,他放棄了成佛的願,因為他瞭解到如果要實現這個願,那要花上非常不可思議的時間,他必須在生死輪迴中不斷地流浪:一次又一次的出生、成長、衰老、疾病、死亡,無限期地忍受憂悲苦惱。放棄了最初的誓願使阿姜曼放下了執著,為他的修行開啟了一條順利進展的坦途,而他能如此輕易地放棄前生的誓言,也意味著這份願力在他的意識中還沒有堅固到不可分離的地步。」


由這段文字可以得知,阿姜曼在前面好幾世就已開始修行,並誓願成佛!

但縱使今生他拋下一切入山苦修,他仍了解到要成佛必須經過無數次的世界的成住壞空,才有成就可能!

這個答案簡單來講,就是不可能

就像我跟你說,你成為"世界首富"的目標不是不可能,但可能得投胎好幾輩子才有可能,那你覺得到底可不可能?


一般而言,佛教以禪定而得解脫,禪定的境界又分欲界禪定、色界禪定(四禪八定)、無色界禪定、滅盡定...等大類,每一大類又有許多小類,這是一條多漫長的路?你一天能花多少時間禪定?縱使精進的佛教僧人「夜不倒單」,連晚上都不敢躺下睡覺,都在練習禪定,都不見得出脫有期?


你說禪宗的「頓悟」法門,大家有空有可以看一下著名的「拉薩法諍

「發生於赤松德贊在位期間(大約西元792-794年)在拉薩桑耶寺舉行的法義辯論,爭論的焦點是大乘修行成佛是漸修、廣行菩薩道,還是無修頓悟。


赤松德贊親政之後,從天竺請來蓮花生、寂護等僧人,將佛教首次引入吐蕃。後來吐蕃攻陷沙州(今敦煌一帶)之後,從沙州俘獲了大量唐朝的禪宗僧人,赤松德贊也將他們安排在拉薩翻譯佛經。


禪宗接近如來藏思想簡潔明瞭,講求頓悟,見性成佛,因而獲得了大量的信眾,相對地,天竺中觀學派的傳播受到巨大衝擊。最終雙方互相攻擊詆毀,達到水火不相容的局面。隨天竺僧人寂護學佛法的人越來越少,於是天竺僧人奏請禁止禪宗的傳播。而禪宗則奏請與天竺僧人辯論,落敗者禁止在此地弘法。於是從792年開始,雙方在桑耶寺舉行長期的探題辯論。兩派辯論的主要焦點是修行方法。天竺僧人的主要辯士是蓮華戒,主張漸悟;唐朝僧人主要辯士是堪布摩訶衍,主張頓悟


《頓悟大乘正理決》中說:「至戌年正月十五日,大宣詔命曰:摩訶衍所開禪義,究暢經文,一無差錯。從今已後,任道俗依法修習。」

根據追隨天竺僧人出家的巴·賽囊之著作《巴協》:禪宗與中觀派經歷了長達三年的辯論之後,結果摩訶衍(禪宗頓悟)辭窮敗北,退出拉薩後世藏傳佛教史書大多採納與《巴協》相同的觀點,記載稱:赤松德贊宣布禪宗落敗。來自天竺的佛法被吐蕃定為正統而加以弘揚,摩訶衍率領禪僧向天竺僧人獻上花環之後主動離開了拉薩,返回唐朝。但是,敦煌出土的漢文禪宗文獻《頓悟大乘正理決》(794年)卻記載,摩訶衍獲得了勝利,禪宗被赤松德贊定為正統派系並得以弘揚。雖然學術界對此次辯論結果的看法不完全一致,但是一致同意:西藏貴族此後推崇印度中觀法,而非禪宗。

《巴協》中稱:赤松德贊斷然擯棄禪宗,唐朝僧人在此次諍論之後被全部驅逐出境,禪宗經典被集中埋在桑耶寺之下作了伏藏。」


在現代也有所謂的拉薩法諍 ─ 達賴喇嘛與聖嚴法師的跨世紀對談


有空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

表面上看,聖嚴法師取得優勢,不過言談內容,以及如何見性成佛上,禪宗所謂的"頓悟"實在太空泛,末法時期我們這種小根器的眾生,要頓悟成佛實是難事


因為顯教成佛不易,密宗才會提出「即身成佛」的口號,認為透過上師與本尊的加持,更容易達到"今生成佛"的目標

但密宗特別講求「修行的次第」,意思就是一步一步來,很多境界要一步一步達成,所謂「漸悟」

但坦白講達賴已經轉世幾次了,真的成佛了嗎?

在上述影片中的十四世達賴喇嘛,你覺得成佛了嗎?

我那天分享的西藏著名詩人「世上安得雙全法,不負如來不負卿」的「倉央嘉措」,也是第六世達賴喇嘛,生性風流,最後仍死於政爭

在今生要透過密宗的修行次第達成"虹身成就",沒有拋下世俗一切去專修,恐難達成


我後來想了想,修行的目標只是不想再入輪迴,因為輪迴就是受苦的過程

如果成佛那麼難,那我們今生求"往生淨土"總該不過份吧?

真佛宗盧勝彥有篇文章我倒可以認同:

「那密教裹面就是有上師的加被、上師的加持;跟本尊加被、本尊加持,這兩種力量使密宗能夠即身成佛。淨土宗因為有阿彌陀佛的接引,很容易往生西方。那禪宗都沒有,禪宗就是要完全靠自己,進入「空」,進入「無」,然後去完全體會佛性,得到證悟。所以,你說那一種比較方便呢?應該講起來,淨土宗是比較方便,密宗也是算好一點,禪宗最難。因為密宗有本尊加持,有上師加持;淨土宗有阿彌陀佛加被,阿彌陀佛接引;禪宗臨終誰來接你?沒有,完全要靠自己。」

「不管你是怎麼樣修那一個法門,淨土宗因為有阿彌陀佛的接引,跟阿彌陀佛加被,但是他唸佛唸不到一個定境,唸不到一心不亂,一心不亂就是定境,這個境界沒有出來仍然不會接引。唸一日到七日,或是唸二日、三日、四日、五日,一直到七日,你心中不定下來,產生不了力,阿彌陀佛還是不能接引。所以,他最後講一心不亂,一心不亂就是定。

  任何一個法門,一定要有「定」,沒有「定」決不能成就,所以「禪定」是一定要修。光光看書,光光行善,光光做好事,做善事,但是你沒有「定」,還是在六道之中輪迴。」


盧是佛教爭議性人物之一,但我們先不因人廢言,因為這論點不只他提出,我只是引用方便

但我認同確實以目前這個時代社會,你說要一天花8個小時修禪定,或者讀大量佛教經典到頓悟,不是你不能,是現實不允許

光看經書頂多是個佛學知識家,沒有實修又如何出離?


分析下來,以「念佛往生西方」一途,可行性比較高,比較能看的到希望

以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願力,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主修

念的好也一併修證了「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法門(楞嚴經)」,一樣可以成就

民國初年的古月禪師具行大師,都是世俗公認的"根器差",皆因一心念佛而得成就,兩個都是體內發出三昧真火自行焚化,一道白色強光直入雲霄」

念的差一些,至少可以祈請佛菩薩以其本願力來接引

平常再佐以一些大乘佛教經典幫助自己內心平靜、不再那麼執著,行有餘力佈施行善,吃點方便素等

因為你也「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(淨土)」啊!


-

後記:

念阿彌陀佛與藥師佛之比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