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說阿彌陀經】【佛說無量壽經】重點節錄+淨土二祖【善導大師】


【佛說阿彌陀經】


爾時,佛告長老舍利弗:


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,有世界名曰極樂。其土有佛,號阿彌陀,今現在說法。舍利弗!彼土何故名為極樂?其國眾生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,故名極樂。又舍利弗!極樂國土,七重欄楯、七重羅網、七重行樹,皆是四寶周匝圍繞,是故彼國名曰極樂。


「又舍利弗!極樂國土有七寶池,八功德水充滿其中,池底純以金沙布地。四邊階道,金、銀、琉璃、頗梨合成;上有樓閣,亦以金、銀、琉璃、頗梨、車𤦲、赤珠、馬瑙而嚴飾之。池中蓮花,大如車輪,青色青光,黃色黃光,赤色赤光,白色白光,微妙香潔。舍利弗!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。


「又舍利弗!彼佛國土,常作天樂,黃金為地,晝夜六時,天雨曼陀羅華。其國眾生,常以清旦,各以衣裓盛眾妙華,供養他方十萬億佛;即以食時,還到本國,飯食經行。舍利弗!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。


「復次舍利弗!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——白鵠、孔雀、鸚鵡、舍利、迦陵頻伽、共命之鳥。是諸眾鳥,晝夜六時出和雅音,其音演暢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分如是等法。其土眾生聞是音已,皆悉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舍利弗!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。所以者何?彼佛國土無三惡趣。舍利弗!其佛國土尚無三惡道之名,何況有實?是諸眾鳥,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,變化所作。舍利弗!彼佛國土微風吹動,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,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,聞是音者,皆自然生念佛、念法、念僧之心。舍利弗!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。


「舍利弗!於汝意云何?彼佛何故號阿彌陀?舍利弗!彼佛光明無量,照十方國無所障礙,是故號為阿彌陀。又舍利弗!彼佛壽命及其人民,無量無邊阿僧祇劫,故名阿彌陀。舍利弗!阿彌陀佛成佛已來,於今十劫。又舍利弗!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,皆阿羅漢,非是算數之所能知;諸菩薩,亦復如是。舍利弗!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。


「又舍利弗!極樂國土眾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。其中多有一生補處,其數甚多,非是算數所能知之,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說。舍利弗!眾生聞者,應當發願,願生彼國。所以者何?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。


「舍利弗!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。舍利弗!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,執持名號,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諸聖眾,現在其前。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舍利弗!我見是利,故說此言。若有眾生聞是說者,應當發願生彼國土。


「舍利弗!上方世界有梵音佛、宿王佛、香上佛、香光佛、大焰肩佛、雜色寶華嚴身佛、娑羅樹王佛、寶華德佛、見一切義佛、如須彌山佛,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,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,遍覆三千大千世界,說誠實言:『汝等眾生,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。』


「舍利弗!於汝意云何?何故名為『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』?舍利弗!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是經受持者,及聞諸佛名者;是諸善男子、善女人,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,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故舍利弗!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。


「舍利弗!若有人已發願、今發願、當發願,欲生阿彌陀佛國者;是諸人等,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於彼國土若已生、若今生、若當生。是故舍利弗!諸善男子、善女人若有信者,應當發願生彼國土。


「舍利弗!如我今者,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;彼諸佛等,亦稱說我不可思議功德,而作是言:『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,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,劫濁、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中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。』舍利弗!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,是為甚難!」


佛說此經已,舍利弗及諸比丘,一切世間天、人、阿修羅等,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,作禮而去。




【佛說無量壽經】


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,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:『譬如大海,一人斗量,經歷劫數尚可窮底,得其妙寶。人有至心精進,求道不止,會當剋果,何願不得?』

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

「『設我得佛,國有地獄、餓鬼、畜生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醜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不悉識宿命,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不得天眼,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不得天耳,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不得見他心智,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不得神足於一念頃,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若起想念貪計身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光明有能限量,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壽命有能限量,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聲聞有能計量,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挍知其數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壽命無能限量——除其本願脩短自在——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乃至聞有不善名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咨嗟稱我名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,唯除五逆、誹謗正法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,至心發願欲生我國,臨壽終時,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聞我名號、係念我國,殖諸德本、至心迴向欲生我國,不果遂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,究竟必至一生補處——除其本願自在所化,為眾生故,被弘誓鎧,積累德本度脫一切;遊諸佛國修菩薩行,供養十方諸佛如來;開化恒沙無量眾生,使立無上正真之道;超出常倫諸地之行,現前修習普賢之德——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*所謂一生補處,就是說生到極樂世界,生在七寶池的蓮花裡面,不像在我們娑婆世界的人道是胎生(借著母胎而生),在極樂世界,由蓮花生出來準備成佛的最後一個身體,換句話說,由蓮花出生,不必另外有一生、二生、三生、四生,不必那麼多,就那一生就到了補處。什麼是補處?修行的程度跟佛的程度相等,菩薩的階位,十地菩薩修滿了,就叫等覺菩薩,就跟佛的大覺相等。程度雖相等,但是每一尊佛應該都有一個教化的區域︱一個佛土,他雖然程度到達佛的境界,但是在一個地方候補,他在等待,等那個世界的那尊佛法緣滿了,退了位,譬如說:我們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離開世間了,有正法、像法、末法,然後滅法,滅法過了以後,彌勒菩薩現在是等覺菩薩,他就是在補處(補處就是等在那裡),等候著將來釋迦牟尼佛滅法過後,他將到我們的世間來成佛,正式成佛來教化眾生。現在他雖然還沒有到世間來成佛,他實際的程度已經到佛的地位了,就在那兒等著,叫「候補佛」,這叫補處。
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,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,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、天、一切萬物嚴淨光麗,形色殊特,窮微極妙,無能稱量。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,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,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,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土清淨,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,猶如明鏡覩其面像;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自地以上至于虛空,宮殿、樓觀、池流、華樹——國土所有一切萬物——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,嚴飾奇妙超諸人天,其香普薰十方世界,菩薩聞者皆修佛行;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,蒙我光明觸其體者,身心柔軟超過人天;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,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、諸深總持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,其有女人聞我名字,歡喜信樂,發菩提心,厭惡女身,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,諸菩薩眾聞我名字,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;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,諸天人民聞我名字,五體投地稽首作禮,歡喜信樂修菩薩行,諸天世人莫不致敬;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欲得衣服隨念即至,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;若有裁縫、染治、浣濯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人天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,應時如願,於寶樹中皆悉照見,猶如明鏡覩其面像;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,至于得佛,諸根缺陋不具足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,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,住是三昧一發意頃,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;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,壽終之後生尊貴家;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,歡喜踊躍,修菩薩行,具足德本;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,皆悉逮得普等三昧,住是三昧至于成佛,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如來;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國中菩薩隨其志願,所欲聞法自然得聞;若不爾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,不即得至不退轉者,不取正覺。


「『設我得佛,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,不即得至第一、第二、第三法忍,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,不取正覺。』」



佛告阿難:「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,諸佛光明所不能及。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、或千佛世界,取要言之,乃照東方恒沙佛剎,南、西、北方四維,上、下亦復如是。或有佛光照于七尺,或照一由旬,二、三、四、五由旬,如是轉倍乃至照一佛剎。是故,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、無邊光佛、無礙光佛、無對光佛、炎王光佛、清淨光佛、歡喜光佛、智慧光佛、不斷光佛、難思光佛、無稱光佛、超日月光佛。


其有眾生遇斯光者,三垢消滅,身意柔軟,歡喜踊躍,善心生焉。若在三塗勤苦之處,見此光明,皆得休息,無復苦惱;壽終之後皆蒙解脫。


「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曜十方諸佛國土,莫不聞知。不但我今稱其光明,一切諸佛、聲聞、緣覺、諸菩薩眾咸共歎譽,亦復如是。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,日夜稱說至心不斷,隨意所願得生其國,為諸菩薩、聲聞大眾所共歎譽稱其功德;至其然後得佛道時,普為十方諸佛菩薩歎其光明亦如今也。」



無有三塗苦難之名,但有自然快樂之音,是故其國名曰極樂。


佛告阿難:「其有眾生生彼國者,皆悉住於正定之聚。所以者何?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之聚,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。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,乃至一念,至心迴向願生彼國,即得往生住不退轉,唯除五逆、誹謗正法。」


佛告阿難:「十方世界諸天人民,其有至心願生彼國,凡有三輩。其上輩者,捨家棄欲而作沙門,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無量壽佛,修諸功德願生彼國。此等眾生臨壽終時,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,即隨彼佛往生其國,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,住不退轉,智慧勇猛,神通自在。是故,阿難!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,應發無上菩提之心,修行功德,願生彼國。」


佛語阿難:「其中輩者,十方世界諸天人民,其有至心願生彼國,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,當發無上菩提之心,一向專念無量壽佛。多少修善、奉持齋戒、起立塔像、飯食沙門、懸繒然燈、散華燒香,以此迴向願生彼國。其人臨終,無量壽佛化現其身——光明相好,具如真佛——與諸大眾現其人前,即隨化佛往生其國,住不退轉,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。」


佛語阿難:「其下輩者,十方世界諸天人民,其有至心欲生彼國,假使不能作諸功德,當發無上菩提之心,一向專意乃至十念,念無量壽佛,願生其國。若聞深法歡喜信樂,不生疑惑,乃至一念念於彼佛,以至誠心願生其國。此人臨終夢見彼佛,亦得往生,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。」



佛告彌勒菩薩、諸天人等:「我今語汝世間之事,人用是故,坐不得道。當熟思計遠離眾惡,擇其善者勤而行之。愛欲榮華不可常保,皆當別離 無可樂者



善導大師(613年—681年),俗家姓朱,安徽泗州人(一說山東臨淄人),唐朝高僧,為道綽之弟子,善導為淨土宗的首位實際創立者,中國淨土宗推崇其為二祖,日本淨土宗傳承,將他列在曇鸞、道綽之後,為淨土宗第三位祖師

生平

十歲即從密州(今山東諸城)明勝大師出家,一心向佛。初習三論宗,間讀《法華經》、《維摩詰經》諸經,見西方變相圖,深受感動,很早即發願往生西方淨土。



641年(28歲),跟隨交城玄中寺道綽大師,學淨土宗,習觀無量壽經,徹底覺悟,喜曰:「此真入佛之津要。修餘行業,迂僻難成;惟此法門,速超生死。」


645年(32歲),道綽大師圓寂後,善導師轉赴長安,在慈恩寺盛弘淨土法門,激發僧俗諸同修念佛,求生西方極樂淨土。善導大師自修,則入堂則合掌胡跪,一心念佛,非力竭不休;乃至寒冷,亦必流汗,以此相狀,表於至誠。

度人則「每逢人,即演說淨土法門」,三十年如一日;言傳與身教並舉,以身作則,勉己勵人,普勸眾生,專修念佛法門,遂成弘傳淨土法門之大師,名貫古今。


681年(68歲)示寂,此後其弟子於長安神禾原(現址位於西安市長安區)建立靈塔,後於塔旁興建香積寺。以師念佛「口出光明,神異無比」,唐高宗以故賜額為「光明寺」,後人亦稱師為「光明和尚」

一日,善導與金剛法師議論念佛的勝劣,善導登上高座誓言:「《阿彌陀經》說念佛一日乃至七日,甚至執持洪名一念乃至十念,必能往生淨土,若所言不虛,則願堂中諸佛像皆放光明,否則,我願從高座墮入地獄!」說畢,即以如意杖指向佛像,剎時,佛像頂放百千毫光,光照大千寰宇。緣此,唐高宗特賜寺額為「光明寺」,此後,世人亦稱善導為「光明和尚」。


創立淨土宗

善導大師於其著作《觀經四帖疏》之玄義分,勸眾發願歸依三寶之偈頌云:「十方恆沙佛。六通照知我。今乘二尊教。廣開淨土門。」大師成為淨土宗開宗、創宗者;而《觀經四帖疏》為開宗判教之典籍,亦為淨土宗最高宗旨。


善導一生提倡淨土法門,經善導闡揚而確立的淨土教,特稱「善導流」,為唐代佛教特色之一,對淨土宗影響至鉅。太虛大師推許善導為中國淨土宗風範的確立者,並表示其《四帖疏》等著述之於淨土,猶如智者著作之於天台,而《四帖疏》等作更為日後日本大學的教典。


唐末武宗滅佛後,善導大師所有著作,除《往生禮讚》未佚失外,其餘全部消失,嚴重影響淨土宗法脈傳承。這讓後世淨土弘法者資料欠缺,致使宋元明清,乃至現代所流傳的淨土法門,均為天台、華嚴、禪等諸宗混合之淨土,其義理、修法與善導所傳,有所不同。


清朝末年,印光大師到訪金陵刻經處時,得見失傳已久的善導所有著作(不含阿彌陀經義),皆為楊仁山居士從日本輾轉請回,通過印光大師的刻印、弘揚,才使得善導「五部九卷」重放異彩,已中斷千餘年的淨宗法脈重續前緣。在現代諸位法師的努力之下,善導大師的淨土法門逐漸復興。


被仰爲親證三昧之聖者善導大師,日常行持甚爲勤篤,其具體情形,《新修往生傳》這樣地記載:

三十餘年無別寢處,不暫睡眠;除洗浴外不曾脫衣。

護持戒品,纖毫不犯,未嘗舉目視女人

尊敬一切人,乃至沙彌亦不受禮

絕意名利,遠諸戲笑。

所行之處,爭申供養;飲食衣服,四事豐饒,皆不自入,並將迴施;好食送大廚供養徒眾,粗惡自食

乳酪醍醐,皆不飲噉。

諸有嚫施,用寫《阿彌陀經》十萬餘卷,畫淨土變相三百餘幅。

見壞寺及壞塔,皆悉修營。

燃燈續明,每歲不絕。

三衣瓶缽,不使人持洗,始終無改。

每自獨行,不共眾去;恐談世事,妨修行業。


由此可知大師律己以嚴,待人以寬,而又慈悲心切,所到之處,皆蒙其恩。故《隆闡大法師碑序》讚仰大師之德風而言:「慈樹森疏,悲花照灼。」



著作

善導大師之著作,現存的世稱「五部九卷」:《觀經四帖疏》(《觀無量壽經疏》)四卷、《觀念法門》一卷、《法事讚》二卷、《往生禮讚》一卷、《般舟讚》一卷。其中《觀經四帖疏》古今大德皆尊稱為「楷定疏」或「證定疏」,奉為金科玉律,視為神聖寶典;印光大師讚為「淨業行人之指南針」。善導大師著作將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總結如下:「雖說定散兩門之益;望佛本願,意在眾生,一向專稱,彌陀佛名。」其淨宗宗旨,一言以蔽之,即是「善惡凡夫,得生報土,唯依本願,稱名念佛。」


評價

《佛祖統紀》言:宋僧宗曉,列善導大師為淨土宗二祖。

蓮池大師於其《往生集》讚曰:善導和尚,世傳彌陀化身。觀其自行之精緻,利生之廣博,萬代而下,猶能感發人之信心。設非彌陀,必觀音、普賢之儔也...


印光大師於其《文鈔》讚言:「善導和尚係彌陀化身,有大神通,有大智慧。其宏闡淨土,不尚玄妙,唯在真切平實處,教人修持。至於所示專雜二修,其利無窮。專修,謂身業專禮,口業專稱,意業專念。如是,則往生西方,萬不漏一。雜修,謂兼修種種法門,回嚮往生。以心不純一,故難得益,則百中希得一二,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。此金口誠言,千古不易之鐵案也。」

日本淨土宗尊稱善導大師為「高祖」、「宗家」。甚至有奉阿彌陀佛為初祖,善導為二祖,日本僧法然上人為三祖之說法,對其推崇備至。

台灣日治時期,在台北市城中樺山町(今台北市中正區)有以「善導」為名之「善導寺」,在今台北市忠孝東路。台北捷運善導寺站即因善導寺而得名。


理念

善導強調,如能至誠念佛,必能往生淨土。於是善導自稱念一聲佛號,即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;十聲至於百聲,光亦如是自其口出。善導並作〈勸世偈〉流行於世,深切悲願勸導世人求生西方淨土:「漸漸雞皮鶴髮,看看行步龍鍾,假饒金玉滿堂,難免衰殘老病,任汝千般快樂,無常終是到來,唯有徑路修行,但念阿彌陀佛。」


我們要修行,因為自己時間不夠用,來不及了,一定要找一條近路,要找一條簡單穩穩當當的路,唯有趕緊依著最直接便捷的道路去修行,放下一切,那就是「但念阿彌陀佛」,一心稱念阿彌陀佛。但念的「但」就是只念阿彌陀佛,除了阿彌陀佛之外,統統放下。這是善導大師勸勉世間人的。


有人又問:為什麼不教人作觀想,而卻直接教他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?

善導大師回答說:凡夫眾生業障深重,所觀的極樂淨土之境界精細微妙,而能觀的心念卻極為粗糙,既然心識掉舉,精神散亂,那麼觀想就很難能成就。是以釋迦世尊大慈大悲憐憫眾生,直接勸導眾生專心稱念阿彌陀佛,正是由於稱念佛號容易的緣故,只要能夠相續不斷就可以往生。如果能夠念念相續,以終其一生的期間專心一意念佛,這樣十人修行即十個往生,百人念佛即百人往生,絕對萬無一失。


善導大師,教導謂眾生依止彌陀的本願力,往生極樂淨土,必須具備安心、起行、作業三條件。
(一)安心,即《觀無量壽經》所說的至誠心、深心、回向發願心
(二)起行,即身口意三業的行為;身業是禮拜阿彌陀佛,口業是稱讚阿彌陀佛及一切聖眾的身相光明和淨土莊嚴。意業是觀照阿彌陀佛及一切聖眾的身相光明和淨土莊嚴。
(三)作業,即必須以恭敬修、無餘修(不摻雜餘業)無間修
(勇猛精進不間斷長時修(以畢命為期,心行相續,誓不中止)等四修法來策勵實行。


善導曾作〈臨終正念文〉勉勵徒眾:「凡人臨終欲生淨土者,須是不得怕死,常念此身多苦,不淨惡緣種種交纏。若得捨此穢身,超生淨土,受無量快樂,解脫生死苦趣,乃是稱意之事,如脫弊衣,得換珍服,放下身心,莫生戀著。纔遇有病,便念無常,一心待死,須囑家人及問候人,來我前者,為我念佛,不得說眼前閒雜之話,家中長短之事,亦不須軟語安慰祝願安樂,此皆虛華無益。若病重將終,親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嗟嘆懊恨聲,惑亂心神,失其正念,但教記取阿彌陀佛,守令氣盡若得明解淨土之人頻來策勵,極為大幸。用此法者,決定往生,無疑慮也。死門甚大,須自家著力始得。一念差錯,歷劫受苦,誰人相代,思之思之!」


永隆二年(六八一)三月十四日,善導對眾人表示即將西歸,隨即登上寺前柳樹,面向西方發願:「願佛接我,菩薩助我,令我此心,不失正念,不起驚怖,得生安養。」言畢而逝,世壽六十九。高宗崇仰其德,廢朝五日。弟子懷惲等,將善導安葬長安終南山麓神禾原,並建寺立塔紀念,即今香積寺與崇靈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