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密宗為輔

2025.08.26

首先我必須說我沒拜過密宗的上師,也沒正式學過密宗的法!

第一個原因當然是普及度的問題,但還有一個主因是「要皈依上師灌頂」才能修法,是我心中的一個障礙

雖然一些大神說我曾多世修過密,但我怎麼對它這個觀念會有排斥感,我也不知道

但我覺得密宗是有它的實力的,許多的成就者、神通者都出自於密宗


那天我看到了這張"虹光身"的照片,我就在想,為什麼顯教、漢傳佛教這方面的異能者比較少?

第一當然是顯教不刻意強調神通,第二我認為主要是修持方式的差異

我不認為有無皈依會有這種影響,我認為它一定有某種方式,開啟這些潛能


我猜想是密宗修持運用了大量「畫面觀想」,雖然顯教也講「制心一處」,但實際練習發現集中度不如「畫面觀想」來的高度集中

其實淨土的"觀無量壽佛經"的「觀像念佛」法,就是畫面觀想,只是在淨土宗不是主流,目前主流仍是「稱名念佛」

所以「本尊相應法」的觀想本尊,不論哪個本尊、種子字,我認為都是一種方便,重點就是要有一個具體的畫面讓你觀想

訓練意識的高度集中


第二點就是「氣脈的修練」

密宗的氣脈明點講求生起拙火

從生殖輪或臍輪生起,走中脈,至眉心的"明點"融化,流下至生殖輪或或臍輪

中國道家的大小周天,講求從丹田、生火宮,也是同樣的位置,走任脈(也就是中脈),用意念往頭頂上帶,再往下走督脈

跟密宗的氣脈走法差不多,一樣是一上、一下

■再看印度瑜珈的拙火、靈蛇的修法,除了拙火位置是從海底輪升起外,其餘的呼吸法、明點的觀想與回流,也跟密宗大致相同


所以我不認為一定要皈依上師的原因是,這些氣脈的方法,在"印度瑜珈"與"中國道家"都有差不多的方式

為何瑜珈、道家不用皈依上師?

所以我個人觀點認為密宗的共、不共加行,都是一個鋪陳,訓練你的意志力與誠意

重點還是放在「本尊修持法」與「氣脈明點(寶瓶氣)」,以及證悟空性的智慧


另外關於「本尊相應法」,我覺得是滿好用的修行方式

因為顯教不論是楞嚴經或般若經典,都是叫你去找「真如本性」,這個真如本性不會受到五蘊身心與外境的影響

所以楞嚴經要我們「辨別真妄」


但這個"真如本性"對於初修佛法的人,我認為是不好體會的!

如同虛空無形無像、如同白色沒有顏色,用語言敘述對有些人還是很難體會

所以「觀想本尊」就是「找真如」的方便法

觀想自己內心就是那個佛、菩薩,所以一切我身體的五蘊感受,都不能影響我,因為我就是佛,這個身體對我不重要了


所以我的心得是:觀想本尊時,不能把整個身體都想成本尊,這樣你還是會在意身體

應該是拋開身體、看空身體,只把內心觀想是本尊、是佛,同時再去觀想一下祂的功德力、願力,比如阿彌陀佛的無量光、或彌陀大願接引眾生,也就與其"相應"了,顯教叫「感應道交」


當然密宗還有把身體「觀空」的觀想法,我認為也是很好方式


以顯教心法為主,以密宗為輔,以靈修為助

是我目前還在摸索的階段性方式

如果我對密宗的觀察理解有錯誤的話,再請留言交流指正

如果密宗有更重要的修法,也歡迎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