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要沒有分別心?

算命王寫於2025.10.14

-

「修行要沒有分別心」這句話也是大家琅琅上口,近乎到濫用的地步

但我卻聽過很多錯解經意、似是而非的說法


曾經我也看過一部影片,信徒圍繞著法師泡茶請益,那位法師開示說:你們不用去想沒有分別心,那是打高空的東西,這杯茶是冷是熱、椅子是軟是硬、紅燈行綠燈停....是不是分別心?怎麼可能沒有分別心?


包含我之前說某人看起來長得像T,也被說我是分別心

那我再請教大家:

佛陀說八正道,有正就有"非正",是不是分別心?

辨別真妄,有真有妄,是不是分別心?

唯傳見性法,出世破邪宗,有見性有邪宗,是不是分別心?


大家可以捫心自問心中的答案


我要分享的是:不要錯認「分別心」與「妙觀察智」

我個人認為,可以把分別心加上「喜好」分別心,會更容易理解,什麼意思?

當一件事情,不管是眼所見、耳所聽、鼻所聞....等見聞嗅嚐覺知,如果你對它產生喜好、厭惡,就是(喜好)分別心

如果你只是如實觀察,不起愛惡,就是妙觀察智


舉例:

你能不能分別紅色、綠色?當然可以!

這就是觀察

你有特別喜歡紅色或綠色嗎?如果沒有,這兩個顏色對你就是平等,就是沒有分別心

平等,不是相同,如同紅色不是綠色,但你心沒有特別偏好,就是平等

所以《金剛經》的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就是沒有分別心

平等是「不一不異」的,你說它相同也不對,說它不同也不對


站在「第一義諦 諸法皆空」的角度,所有的一切都是空性,所以都是平等,但萬緣的表相都不同,所以一樣是不一不異


放在生活中,隨時可以練習

比如這杯中藥很苦,你不能騙自己說不苦,但我也只是觀察到苦這個覺受而以,不因苦,我就不愛、就討厭、就因此痛苦

這就是練習

另外帶入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」的觀念,所有的五蘊皆空(心經),所以苦也是空、也是假的,如同幻化,不要對它起愛好、執著與煩惱


這就是「妙觀察智」


所以請不要再濫用"沒有分別心"了!

佛法不壞世間法,用正思維、用妙觀察智,如理如法的去處理世間事

而不起愛憎分別心,方能「滅一切苦厄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