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分屍了大象?

 
算命王寫於2025.11.23

這趟護僧協會辦的「佛法研習營」課程,雖然法喜充滿,但也發生讓我瞠目結舌的一幕.....

當天有4位法師講法,其中一位據說是出名的憎恨密宗,她在150位僧眾前,公開批評藏密是下流的宗教,是亂搞男女雙修的宗教,還說"宗喀巴大師"因為身處高原缺少與漢地的交流她可以理解,但"達賴喇嘛"就不應該了,是在謗佛謗法!

還說不要以為密宗(宗喀巴大師)說要先修幾年的顯,才能修密,就代表他們懂佛法,那個都是不三不四的外道!要學就要學我們漢傳的佛教


聽到這些內容我是滿傻眼的....

宗喀巴大師何許人物,需要妳來理解嗎?

宗喀巴大師認為顯密如鳥之雙翼,缺一不可在空中翱翔,所以創立「哲蚌寺」讓僧人可以同時進行顯密的修學

對比法師的言論,格局高下立判!



法師還說藏密是受到汙染的宗教,因為要傳入藏地,不得不吸收苯教的鬼神信仰與祭祀方式

那我想請問目前的漢傳佛教,還是當初單純佛陀宣說的佛法嗎?

佛經在經過幾次的大集結之後,難免會加入這些阿羅漢們的主觀想法,不然為何會發生"上座部"跟"大眾部"的根本分裂?

南師(南懷瑾)也公開承認大乘經典確實有經過"美化",這難道不也是"汙染"嗎?

現在的佛教也接受祭祖、燒金紙、擲筊、抽籤詩、光明燈......又算不算汙染?



課堂上有一位比丘尼舉手發問

她說她覺得雖然自己念到了研究所,但跟密宗系統化培訓出來的僧人比起來,還是會覺得自己有點虛....

其實她只是講出了很多漢傳出家人不敢面對的痛點而已!


我們顯教講求修心、講求頓悟,這都是至高真理、都很好

可是然後呢?

就像我這次的研習營聽得法喜充滿,回來之後我問自己,然後呢?下一步該怎麼做?

我發現這就是漢傳佛教的痛點,只重理觀,不重事修

不重次地,就讓初學者不知從哪裡著手,所以最後最簡單就是「念佛」,因為至少還有一個方法可以依循,頂多再加上"觀出入息(安那般那)",沒了....


密宗之所以興起,我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次第清楚,把虛無飄渺的修行化為具體的SOP步驟,讓你有規則可循,不再只是大海撈沙

又比如這幾年興盛的「內觀中心」,採用南傳佛教的「四念處」觀法,同樣是有很明確的下手處,讓外人可以窺伺修行的蹤跡

我所接觸的出家師父不少,但真正有在落實禪修的,二十中無一

既然解脫道講「戒定慧」三無漏學,為何不修禪定?


其實不論漢傳大乘、南傳小乘、密宗、淨土、律宗...都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經教,為何要把一隻大象,分屍成耳朵、鼻子、身體跟腳,各執一詞說哪個部位才是大象的真正樣貌呢?

不是應該整合在一起,才是一隻完整的大象(佛教)嗎?



研習營課課程結束,我載三位比丘尼回到她們的精舍

住持說她跟她女兒(也出家)在同一個精舍

其實我也在思考,出家修跟在家修,到底有什麼差別?

出家人蓋一個精舍,跟在家人蓋(租)一個房子,裡面一樣可以供養佛像,只是差在外面是不是掛一個招牌寫著"精舍"而已

如果一個在家人,沒有跟父母同住,沒有結婚或夫妻同住,自己獨居、自己修行,那跟精舍有什麼差別?

差在有沒有現"出家相"而已


但是否現出家相,不是能否解脫的必要條件,主要還是能否能達到無漏、涅槃寂靜的狀態,「心」才是必要條件

佛陀出世以前,"辟支佛"一樣能證得解脫,佛陀只是發現法性的真實狀態,教予世人如何證得而已

所以法性常住不滅,不論時間、不管外相,只要因緣俱足,如同2500年前的水可滅火,2500年後水性依舊,法性亦復如是


另外,佛陀教育我們「將此身心奉塵剎」,但我觀察到很多的出家人是「將此身心奉佛寺」,每天的工作除了早晚課,就是打掃佛寺、準備花果供佛像,忙著準備大大小小的法會、某佛菩薩誕辰....

一個佛寺裡面有能力說法的法師,可能只有一兩個,那剩下出家人的要怎麼度眾?

但能說法,跟講的好、有信眾來聽,又是另一回事,所以現在檯面上大家普遍聽的就是那幾個法師而已


出家人如果不能"法布施",也很難"財布施",加上很多佛寺也很難接觸到信眾(平日禮佛人不多,或接觸也沒機緣說法),很多甚至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

那六度波羅蜜"布施"要如何修起?要如何談大乘佛教的度眾生?這輛大白牛車,怕是連自己都很難坐上,"大乘"恐淪為有名無實....


有的甚至也很少研讀經典,多數把經當成唱誦梵唄用,學的是這本經、懺該怎麼唱,而不是去深究它的義理了,要如何產生「般若」?

這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的菩薩道,還有幾樣能行?

不能走戒定慧的「解脫道」,也沒辦法走六度的「菩薩道」,難道只剩「人天道」一途了?那就不是佛法要指引的終極道路了


課程上他們說密宗或外道也可以修定,修出神通、修到非想非非想天,但還是不能解脫

這個我認同,有定、有神通,不代表能解脫輪迴

那你如果不修定,也沒有神通,要以何法為解脫?批評別人總是很容易的!

還是又回歸到念佛橫超三界,是易行道,所以念一句"南無阿彌陀佛"就好?

那釋迦牟尼佛其實不用說法49年,也不用講三藏十二部經,就教一句阿彌陀佛、講一部彌陀經,一天就搞定了



我也看過許多佛寺每天上演各式各樣的八點檔,誰跟誰不合、工作計較怎樣不公平.....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

我也聽聞過好幾個出家師父,是與家人同住,只是大家的身分都變成出家人、住的地方換成佛寺而已,甚至聽說還有夫妻同住的,只是妻子變成他的伺者

這樣的出家,真的「出家」了嗎?

有出世俗的家、出煩惱家、出五欲家、出無明家嗎?更遑論出三界的家了


佛教的改革,我想還沒結束,也難怪當時太虛大師、印順導師、聖嚴法師....各個大德都想跳出來改革當時的佛教


因為自詡為大乘,忽視了許多南傳小乘的經典,比如「四阿含經」是印順導師最推崇的經典,在漢傳佛教卻不被重視


漢傳的修心,南傳的禪修,密宗的觀想....都是佛法很珍貴的部分

我覺得佛法是很好的,是我們眾生愚痴妄生分別而已,是我們分屍了大象